全国各地空降上门服务同城约会免费平台 _全国900城市空降活动预约入口_150元qq二维码叫小妹_一对一空降可约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传达 > 本地新闻

本地新闻

当前农村垃圾整治的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浏览次数:1323

  近期,市千村整治办通过对全市自去年以来开展的千村垃圾专项整治进行考核检查发现:当前我市农村垃圾整治仍然存在下列问题,亟待各区县政府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一是部分领导干部存在应付思想,整治力度参差不齐。部分区县或镇街的领导干部对于垃圾整治工作,至今仍停留在计划制订和突击清理、应付检查上,缺乏“真抓实干”的工作热情;个别区未能真正建立起“三级联动”的环境卫生监管机制,缺乏必要的日常督查、监管,没有发挥应有的督促、检查、指导作用,导致不少村居存在卫生死角;个别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不团结,未能形成整治合力,导致在整治过程中采取临时应付或运动式整治的消极做法,使村居出现垃圾乱丢、杂物乱放等现象;个别区在资料报送方面存在敷衍应付的情况,存在“垃圾(压缩)转运站计划完成时间”与“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出现严重不符的情况。

  二是部分区的土地和资金不到位,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受项目建设“选址难、征地难、资金缺”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仍有部分区的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进度,停滞不前。如潮阳区的垃圾填埋场,只完成项目建议书的审批和落实建设资金,项目选址和用地审批等手续仍未有实质性的进展;潮南区的垃圾填埋场虽已完成可行性报告的编制,但尚未办理项目立项手续;澄海区洁源环保发电厂的建设,从去年底至今的进展仍不明显;金平区仍有个别涉农街道由于征地问题,其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进展缓慢;濠江区虽已建成5座垃圾(压缩)转运站,但至今只有1座转运站投入使用;澄海、潮阳、潮南区仅有少数镇街完成原转运站建设的进度计划,仍有大部分镇街的转运站处于选址阶段。

  三是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整治成效差强人意。由于特区范围扩大,而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全面理顺,造成部分地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很难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长效管理。加上部分区的垃圾终端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局部区域常出现垃圾“搬家”和“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的怪象;部分道路和景区出入口的两侧还存在垃圾成堆现象。如庵黄公路澄海区境内路段和护堤路金平区路段,虽经多次督查,但至今仍存在局部路段垃圾成堆现象;由于受殡葬陋习的影响,国道324潮阳区境内路段两侧,依然存在明显垃圾;澄海区与潮州市接壤、潮阳区榕江片靠近揭阳市,以及潮南区雷岭镇、红场镇的部分村居,由于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其垃圾还未做能到日产日清;尤其在部分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居,由于其产生的垃圾量大,且流动人口的节息时间不规律,增加了管理难度,导致村容村貌比较脏乱。

  针对上述问题,市千村整治办要求:各区县政府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决心,抓紧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排查整改,并切实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齐心协力推动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一年见成效、两年变新貌、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

  局办公室供稿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四日